释义 |
贾思勰北魏齐郡益都(今山东寿光南)人。曾任高阳(治今山东淄博东北)太守。专心农事,广采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著成《齐民要术》一书。 贾思勰北魏农学家。齐郡益都(治今山东寿光南)人。活动于公元5世纪末至6世纪中。曾任高阳郡(治今河北高阳东)太守。具有广博的农事知识。以文献中搜集到的资料和访问老农及自己的观察、试验的心得,写成《齐民要术》(约成书于公元533—544年间)而知名于世。该书十卷九十二篇,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最早最有系统的农业科学著作。总结和记载了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生产经验和技术,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农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农学著作影响极大。在国外也备受赞誉。贾思勰主张重视农业,提倡奖励农耕,认为农业是平民之要术,也是立国安民,维护和巩固封建政权之要术。他把天看作自然物,主张改造、利用它,认为人可以胜天。“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力能胜贫,谨能胜祸”(《齐民要术·序》)。在强调人力的同时,指出要顺应自然。“上因天时,下尽地力,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种谷》),提出“顺天时,量地利”,按照农作物生长的规律办事,以收“用力少而成功多”之效。还总结出一套具有经验科学的方法论意义的原则,要求系统掌握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