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鲍照 |
释义 | 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治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出身贫贱。曾先后任临川王刘义庆与始兴王刘濬之国侍郎。孝建初年(454年)任海虞令,继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后出任秣陵令、永嘉令。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xu)参军,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466年)晋安王刘子勋称帝,子顼举兵响应,兵败,照在荆州为乱兵所杀。照才高人微,处于森严的门阀等级制度下,倍受压抑,一生不得志。擅长乐府,尤工于七言歌行,其诗骨气刚健,笔力遒劲,辞藻华丽,语言精炼。他既着意选字炼句与节拍之和谐,且能摆脱纤弱颓靡之影响,音节激昂铿锵,感情强烈奔放,杜甫誉为“俊逸鲍参军”,可当之无愧。代表作品有《代东门行》、《代放歌行》、《代东武赋》、《代出自蓟北行》、等。对我国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其风格与形式对李白、岑参等人都有很大影响。在南朝宋一代诗人中最为突出。亦能赋,所作《芜城赋》系当时著名之抒情小赋,极力对比刻写了广陵昔日之繁荣与今日之荒凉,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屠城暴行,风格新颖。有《鲍参军集》传世。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