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吴鼎昌
释义

吴鼎昌1884—1949

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华阳。
安福系骨干,新政学系首领之一。曾任中国银行总裁,贵州省政府主席,总统府秘书长等职。
字:达铨
号:前溪

吴鼎昌1884—1950

字达诠,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绥定(今达县)。1903年留学日本,曾加入同盟会。1910年从东京高等商业学校毕业回国后,曾任大清银行总务科长辛亥革命后,任中国银行正监督。加入共和党和进步党,为安福系骨干。历任北洋政府工商部临时工商会议副议长。造币总厂总裁、中国银行总裁、盐业银行总经理、财政部次长等职。1926年任《大公报》、《国闻周报》和《国闻通讯社》社长,鼓吹反共,为蒋介石效劳。“九·一八”事变后,宣扬“安内对外”,配合蒋介石的对日妥协政策,任“赴日经济考察团”团长,为新政学系首领之一。1935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实业部长、军事委员会第四部部长、贵州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文官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1949年逃往香港,1950年病死。

吴鼎昌

悼吴达铨先生
吴鼎昌先生在贵州
记吴鼎昌先生
记五个卓越的金融家
吴鼎昌(1886-1949)
茹茵
陆宏榘
何辑五
曲江
姚崧龄
*中央日报1950年8月25日
*中外杂志1968年3卷6期
*中外杂志1969年5卷2期
*畅流1969年39卷9期
*传记文学1974年24卷2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92页
清末民初的吴达铨(鼎昌)先生
我记忆中的吴鼎昌(达铨)先生
吴达铨先生与革命渊源
沈云龙
胡光麃
黄季陆
*传记文学1979年34卷3期
*传记文学1979年34卷3期
*传记文学1979年34卷3期,*革命人物
志第20集第59页
吴达铨先生与《大公报》
吴达铨先生与农业
吴鼎昌小传
陈纪滢
沈宗瀚
*传记文学1979年34卷3期
*传记文学1979年34卷3期
*传记文学1979年34卷5期,*革命人物
志第20集第57页
吴鼎昌
吴鼎昌(1884-1950)
新闻界名人介绍:吴鼎昌(1884-1950)
傅润华
张敏孝
中国当代名人传第51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195页
中国新闻年鉴(1984)第664页
回忆几个人和几件事
吴鼎昌
王芸生
熊尚厚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23辑第101页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5辑第
50页,民国人物传第2卷第145页
吴鼎昌传略
吴鼎昌
《大公报》三“巨头”
怀念吴达铨先生
吴鼎昌(1884-1950)
文守仁
厂民
徐铸成
沈宗瀚
戴晋新
*民国四川人物传记第191页
当代中国人物志第290页
报海旧闻第65页
*沈宗瀚晚年文录第341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9册第488页

吴鼎昌

抗战时期吴鼎昌创办贵州企业公司的思想与实
何长凤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4期
吴鼎昌
吴鼎昌(1884—1950)
机关算尽——吴鼎昌暴死香港之谜
马长林
马洪武等编写
何虎生 潘明忠
中国十银行家第225页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525页
金陵秋梦——国民党四十三位首要战犯归
宿之谜(上)第292页
吴鼎昌(1884—1950)廖盖隆等主编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396页

吴鼎昌1884——1950

字達銓,原籍浙江吴興 (今湖州),1884年 (清光緒十年) 生於四川華陽 (今屬雙流)。1896年入成都尊經書院,後中秀才。1903年4月,留學日本,先入成城學校普通科,後入東京高等商業學校。1910年6月畢業回國; 9月以“最優等游學畢業生”中商科進士,任翰林院檢討。1911年在北京法政學堂任教習,後任東三省總督署度支、交涉兩司顧問,中日合辦本溪湖礦務局總辦; 同年8月,任大清銀行總務長,旋轉任大清銀行江西分行總辦。武昌起義後去上海。1912年2月任中國銀行正監督; 5月加入共和黨; 11月任北京政府工商部臨時工商會議副議長兼工商部顧問。1913年5月,民主、共和、統一三黨合併爲進步黨,爲進步黨政務部成員。1914年任天津造幣總廠監督。1915年2月,袁世凱授爲上大夫銜; 12月任袁世凱復辟帝制大典籌備處辦事員。1916年元旦,袁世凱復辟稱帝,任為農商部次長,未就任; 6月任中國銀行總裁,兼國務院參議。1917年4月,任天津金城銀行董事; 7月任鹽業銀行總經理。1918年3月,段祺瑞组織安福俱樂部,爲院外評議員,並任財政部次長,兼天津造幣廠廠長。1920年10月,安福系失敗,被免財政部次長職務。但仍任中南、金城、鹽業、大陸“四行”聯合主任,“四行”聯合營業事務所主任,“四行”儲蓄會主任。1925年9月,用五萬元盤購天津《大公報》,另组《大公報》新記公司,自任社長,並兼任《國聞週報》和《國聞通訊社》社長。1932年1月,任中央銀行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11月任國防設計委員會委員。1935年10月,组織赴日經濟考察團,任團長,與日本大財閥组成中日貿易協會; 12月任實業部部長,旋又任國民政府財政委員會委員,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總委員會委員,財政部金融顧問第一组委員,全國鋼鐵廠監察委員會主任委員,農本局理事長以及中國國貨聯合营業公司董事長,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董事等職。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又兼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四部部長。11月調任貴州省政府委員兼主席,兼滇黔綏靖公署主任;12月兼貴州全省保安司令,並正式加入國民黨。1939年7月,任督辦貴州省肅清私存煙土事宜。1941年9月,任行政院水利委員會委員。1945年1月,任國民政府文官長; 5月當選爲國民黨第六届中央監察委員; 9月又兼任國民黨中央設計局秘書長。1946年8月,任國民大會籌備委員會委員。1948年5月,改任總統府秘書長。1949年1月辭總統秘書長職務。離南京去香港,作寓公。1950年8月22日病逝。終年66歲。著有《贛寧戰禍之原因》、《中國經濟政策》、《花谿閑筆》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