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殿阁大学士 |
释义 | 殿阁大学士官名统称。明清大学士以殿阁系衔,故名。宋代沿唐、五代之制设昭文馆、集贤殿大学士,以宰相领之。后又设观文殿、资政殿大学士,以解职宰相充任,并不任事,以为荣衔。明代设大学士侍直内廷,遂专以殿阁名系衔。洪武十五年(1382)设华盖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仁宗时,增置谨身殿大学士。嘉靖时因殿名更改,华盖殿大学士和谨身殿大学士分别改为中极殿大学士和建极殿大学士。清顺治十五年(1658)改内三院为内阁,始加大学士殿阁衔。初制仍为四殿二阁,即中和殿(明中极殿)、保和殿(明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乾隆十三年(1748)省中和殿,增体仁阁,成为三殿三阁,沿为定制。但保和殿大学士不常设。参见“大学士”。 殿阁大学士官名。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仿照宋朝制度设。当时任命礼部尚书邵质做华盖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讷任文渊阁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沈任东阁大学士。又征召耆儒鲍恂、全思诚等为文华殿大学士。洪武十八年(1385)命吏部拟定翰林院官职,定翰林院学士秩为正五品。其后又定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和文华殿三殿二阁大学士都是正五品,称之为殿阁大学士。明太祖让这些文学之士,侍其左右,备顾问或为东宫太子的辅导。他们不能参决政事,权柄操于皇帝之手。殿阁大学士是朱元璋强化君主专制,罢中书省丞相后的产物。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