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七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源于古代民谣。先秦时,除《诗经》、《楚辞》已有七言句外,荀子《成相篇》亦为模仿民谣而成的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体韵文。西汉成帝时的《上郡歌》已是一首完整的七言歌谣。至东汉以后,七言民谣更多。文士作七言诗,传起于汉武帝君臣联句的“柏梁台诗”,但系伪作(见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一)。据现存史料,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当推东汉张衡的《四愁诗》,魏曹丕的《燕歌行》则为更完整、更富有艺术性的七言诗。六朝以来,七言诗有很大发展,鲍照于此贡献尤巨。将句句用韵改为隔句用韵,且可换韵,为其发展开出新路。“然开合变化,波澜壮阔,必至盛唐而后大昌”(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李白、杜甫、岑参、韩愈和白居易等人,均对此体之成熟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并由此为其成为古代诗歌主要体式奠定了基础。分七古、七律与七绝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