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义学旧时免费教育的学校。又称义塾。多由官员、地主在家乡开办,招聘名士教育本族及乡里子弟,经费主要来源于地租。义学之设,始于宋代范仲淹。时义学规模较大的有四斋,分大、小学,六岁以上入小学,十二岁以上入大学,考试名列前茅者受奖,发解、登科、补入太学者赠以钱物;学规仿照当时著名书院制订。不少义学置有田产。有的还建孔庙,供春、秋祭祀。后代多仿行。至清朝,政府鼓励开办,以广文教,以至义学盛行。京师及各省府、州、县均设有,凡孤寒生童及苗、彝、黎、瑶等少数民族子弟之愿学者均可入学。由州、县学中选择“老成谨慎、文品兼优”的生员充任义学之师,并规定:如训迪有方,义学日盛,该生员准作贡生;学生果能通晓文理即准应试,酌取入州、县学。雍正以后,义学发展更快。晚清山东堂邑(今聊城西)人武训,即以兴义学而闻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