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林则徐
释义
林则徐(1785—1850)清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嘉庆进士。嘉庆二十五年(1820)出任浙江杭嘉湖道。道光三年(1823)任江苏按察使。十一年擢东河河道总督。次年任江苏巡抚,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救灾办赈,均著成效。十七年擢湖广总督。十八年复奏支持黄爵滋严禁吸食鸦片的主张,提出六条禁烟措施,在湖广地区大力开展禁烟运动。旋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次年正月(1839.3)至广州,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协力查禁鸦片;又令水师提督关天培整兵严备,加强海防。从四月下旬起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二百三十七万余斤。同时招募水勇、组织团练,多次挫败英军武装挑衅。又组织人员翻译西方书报,主编《四洲志》,主张仿造西洋船炮,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十二月(1840.1),授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令广东军民严阵以待,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不久受诬被革职。二十一年奉命赴浙江镇海协防。旋即遣戍伊犁,途次奉命留开封襄办黄河决口。次年工竣,赴戍伊犁。二十五年起复,历任陕西巡抚、云贵总督。三十年再度任钦差大臣,驰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行次广东潮州病终。著作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林文忠公政书》、《林则徐集》等。
林则徐(1785—1850)近代政治家、文学家。字元抚、少穆,号石麟、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御史、浙江盐运使、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道光十八年(1838),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二十年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痛击来犯之英军。受投降派诬害,被革职谪戍伊犁。后召回为陕西巡抚,升云贵总督。因病辞归。咸丰元年(1851),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理军务,病卒潮州途中。谥文忠。从事诗歌创作很早,嘉庆后期,在京曾参加“宣南诗社”,社集酬唱,多为消闲遣兴之作。在广东及谪戍所作,多郁勃苍凉之气,李岳瑞称其“劲气直达,音节高朗,最近明七子”(《春冰室野乘》)。潘焕龙称其“沉博绝丽,卓然大家”(《卧园诗话》)。徐世昌称其“缘情赋物,靡不裁量精到,中边俱澈,卓识闳论,亦时流露其间”,“谪戍后诸作,尤悱恻深厚,有忧国之心,而无怨诽之气”(《晚晴簃诗汇》)。夏敬观以为“其胸次洒落,性量和平,于诗中可见之,诚不可及也”(《学山诗话》)。亦工词,有可当词史之作。著有《云左山房诗钞》,词附集中,今人增校重编为《林则徐诗集》。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三八、《清史稿》卷三六九、金安清《林文忠公传》及左舜生、魏应麒《林文忠公年谱》、来新夏《林则徐年谱》。

林则徐  1785—1850

中国近代史上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字少穆,晚号诶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进士出身。历任道员、巡抚、总督等职。他为官清廉,办事认真,具有爱国思想,是道光年间最有见识的大臣。还在湖广总督任内,他就采取有力措施,严厉禁烟,成绩显著。并上书道光帝说,如果不禁鸦片,“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1838年,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在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积极协助下,整顿海防,训练士兵,招募水勇,惩治烟贩和受贿官吏,限期令外国商人交出鸦片,并具结保证“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迫使英、美鸦片贩子缴出二百三十七万多斤鸦片,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随后,林则徐宣布恢复中英之间的正常贸易,但严禁鸦片输入。1840年2月,林则徐接任两广总督后,闻知英军将大举进犯,他一面组织翻译外国书报,编辑《四洲志》,以了解西方情况;一面积极加强战备。他相信“民心可用”,召募数千名渔民、蛋户,编成水勇。他还发布安民告示,如英军闯入内河,许人人持刀痛杀。这对增强广州防务曾起了积极作用。后来因投降派穆彰阿、琦善等的诬陷,被革职流放新疆。1845年被重新起用。先后任置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1849年因病辞退归里。185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兼署广西巡抚,到广西镇压农民起义,行至广东普宁途中病故。著有《林文忠公政书》、《四洲志》、《信及录》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