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唐瑾
释义 唐瑾(?—约556)北朝时北海平寿(今山东潍坊西南)人,字附璘。博涉经史,好属文。年十七,宇文泰召为相府记室参军事。从攻东魏,身经沙苑(今陕西大荔南)、河桥(今河南孟州西南)等役。魏孝武帝西迁,参定朝章国典。迁户部尚书,进位骠骑大将军,先后赐姓宇文氏及万纽于氏,转吏部尚书。与于谨厚相结纳,被用为元帅府长史,从平江陵(今湖北荆州),多出谋略,时诸将争相掳掠,他独只取两车书。寻进爵为公,出为蔡、拓诸州刺史,后兼内史,寻卒。撰有《新仪》及赋、颂等。

唐瑾  生卒年不详

字附璘,平寿(址在今山东省平度县西南)人。他性温恭,有器量,博涉经史,雅好属文。身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伟。十七岁时,他即以“雍容富文雅”被宇文泰召为尚书员外郎、相府记室参军事。以功封姑臧县子,累迁尚书右丞、吏部郎中。时魏室播迁,庶务草剏,朝章国典,唐瑾并参之。进爵临淄县伯,拜吏部尚书,“铨综衡流,雅有人伦之鉴。”“时六部尚书皆一时之秀,周文(指宇文泰)自谓得人,号为六俊。然(唐)瑾尤见器重。”(《周书》卷32《唐瑾传》)从于瑾平江陵,多献谋略,并保护当地的大族、士人,“时论多焉”。进爵为公,屡迁司宗中大夫,兼内史,卒于位。唐瑾性好施与,所得禄赐,常散之宗族,其尤贫者,又割膏腴田宇以赈之。因此,他留给子孙的家业,是“并角之地”,朝野以此称之。唐瑾著述颇丰,撰《新仪》十篇,所著赋讼碑诔凡二十余万言。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