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季烈 |
释义 | 王季烈1873—1952江苏长洲,一作吴县(均今苏州)人 王季烈王季烈(1873—1952) 王瞻岩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401页 王季烈(1873—1952)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字晋余,号君九、螾庐。王颂蔚、王谢长达长子,郑言绍婿,王守泰父。清长洲附贡。候选通判。致力西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任《蒙学报》编辑,次年任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委员,与傅兰雅合译美国人莫耳登《通物电光》,为国内最早介绍X 射线的译著。二十六年重译日人饭盛挺造的《物理学》,为国内最早以物理学命名的大学教科书。次年任湖北自强学堂兼经心书院理化教习。二十八年中式举人,次年考取经济特科一等,充两湖高等学堂兼湖北普通中学堂理化、博物教习。三十年中式进士,任刑部云南司学习主事,任八旗学堂理化教习。次年任京师译学馆理化教习、沪宁铁路研究会干事员兼书记员。三十二年调学部总务司,历任普通司小学科员外郎,普通司帮办、总办,专门司郎中、总办,兼任京师译学馆监督、游学毕业考试提调官。曾校改侯鸿鉴译的《初等博物教科书》,译《高等小学理科教科书》《动物学新教科书》《近世化学教科书》,编《初等小学生理卫生教科书》《初等小学格致课本》及《格致课本教授法》等,主编《物理学词汇》。宣统二年(1910 年)兼任宪政筹备处总办,资政院开院充政府特派员,与罗振玉、严复等发起成立上海师范讲习社,兼任商务印书馆理科教科书编辑,在京创办五城学堂。次年改任专门司司长、内阁协理大臣,兼任资政院钦选议员,加入中央教育会。1912 年隐居天津,究心度曲,组审音社(后改景璩曲社)。1918 年为交通部筹办北京扶轮小学、扶轮中学。1929 年在天津成立同咏曲社。1932 年曾任伪满洲国内务官,改任技正,1934 年辞职。1937 年在北平成立螾庐曲社。1942 年回苏州,组织俭乐曲社、吴社、正俗曲社。昆曲善清唱,作正净腔,曾在《单刀会》中演红净关公,称净角中后劲。自藏曲书颇多。精通曲律,悉心研究昆曲,创曲律谱腔“主腔”说,与友吴梅、俞宗海合称“近代三曲家”。曾辑补父著《明史考证攟逸补遗》,校订《孤本元明杂剧》,与刘富梁合编《集成曲谱》,自编《与众曲谱》《正俗曲谱》。作有传奇《人兽鉴》、杂剧《西浦梦》等。著有《螾庐曲谈》《度曲要旨》《螾庐未定稿》《螾庐未定稿续编》《螾庐剩稿》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