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楊蔭瀏
释义

楊蔭瀏1899——1984

又名清如、亮卿,江蘇無錫人,1899年 (清光绪二十五年) 生。1905年入私塾。1906年開始向道教音樂家學習簫、笛、笙和胡琴吹奏技術及民間曲子。後向阿炳學琵琶與三弦。1911年入天韵社,學崑曲、琵琶、三弦、古琴等唱奏技術。同時又學會《十番鼓》和《十番鑼鼓》等器樂的合奏。1916年就學於無鍚江蘇省立第三師範。1923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經濟系,曾任校國樂组组長。1926年輟學回鄉,先後在無錫、宜興任中學教師。1931年任六公會聯合聖歌委員會委員和總幹事,為编輯《普天頌赞》等宗教音樂主要負責人。1936年任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赴重慶,任青木關國立音樂院教授。1944年起又兼任國立禮樂馆編纂和樂典组主任。1947年又兼金陵女子大學音樂系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音樂學院研究部研究員。1953年任中國音樂研究所副所長。1960年前後曾兼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1961年任中國音樂研究所所長。1977年起,任文化部文學藝術研究院顧問。先後任全国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音協理事,中國唱片社藝委會委員,民族文化指導委員會委員。1984年2月25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著有《中国音樂史纲》、《宋姜白石創作歌曲研究》(與人合編)、《關漢卿戲劇樂譜》(與人合编)、《工尺譜淺說》、《西厢記四種樂譜選曲》 (與人合编)、《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中國音樂史參考圖片》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1: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