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敞西汉后期官吏。字子高。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昭帝时任太仆丞。昭帝死,昌邑王为帝,行为不法,他曾切谏,以此显名。宣帝时任太中大夫,因得罪大将军霍光,出任函谷关都尉。后历任豫州刺史、山阳太守、胶东相、京兆尹等职,以善治“烦乱”著称。任职胶州时,为对付“盗贼”,策令起事者“相捕斩除罪”,以事分化瓦解,还奖赏官吏中追捕有功者,其中数十人经报批被任为署令。故未久胶州大治。初任京兆尹时,因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他深入民间查访,将偷盗头目找来,令交出诸偷以自赎。由此转相引发,穷治所犯,终使国都“市无偷盗”。后因与杨恽友善,被罢官。不久起用,任冀州刺史至死。 张敞东晋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弘源。张彭祖子。为东宫舍人,有名望。安帝(397—419 年在位)时历官侍御史、侍中、度支尚书。元兴二年(403 年)桓玄篡位,降为廷尉卿。三年刘裕起兵讨桓玄,其上表献忠,刘裕以军法严命保护。后任为吴郡太守。著有《东宫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