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侯马盟书 |
释义 | 侯马盟书春秋晚期晋国赵氏内部盟誓的遗物。用红或黑色颜料将誓词写在圭形的玉石片上,1965—1966年出土于山西侯马市东,故名。共出土五千余件,每篇文字长短不一。少者十余字,多者达二百余字。誓词是赵氏族人及下属表示对主人的忠诚,按内容分为宗盟、委质、纳室等类。主盟人“赵孟”有学者认为即晋六卿之一的赵鞅。盟誓反映了春秋晚期晋国内部的激烈斗争。盟书字体变化多样,形态复杂,又是研究晋国文字和书法的第一手资料。另外,河南温县西张计也发现有类似的盟书。侯马盟书盟书是古代团体之间或个人之间为某一事件或某一协议所制定的公约,目的是想达到对当事双方都起一到一种约束作用。 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侯马市附近发掘出很多盟书,其中有的上面记有“晋邦之地”的字样。根据盟书的内容,可以将它们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关宗盟之事的;主要讲参加盟会的人要真心地祭祀祖先,对于叛国出境的家族开除出宗,不准许其回国。第二类是“委质”类,讲的是参加盟会的人自愿把自己押压给新主人,与旧主人断绝一切关系。第三是有关于财物的,即参加盟会的人从此以后就不能再扩充自己的土地、人员、财产等。这些盟书很有史学价值,是研究春秋时期晋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