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袁安 |
释义 | 袁安(?—92)东汉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字邵公。少传家业,习《孟氏易》。曾举孝廉,除郡县长吏。明帝永平中,三府举荐,拜楚郡太守。案验楚王刘英谋逆案所株连者,赦出四百余家。征为河南尹,治政严明。在职十年,名重朝廷。章帝建初八年(83),迁太仆,后为司空、司徒。和帝即位,外戚窦宪兄弟专权,尽树亲党于诸郡,赋敛吏人,贿赂公行,遂与司空任隗举奏诸二千石,连及贬秩免官者四十余人。其子孙世代公卿,“汝南袁氏”为东汉著名世家大族。袁安 ?—92字邵公,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市西南)人。出身于儒学世家,其祖父袁良,习《孟氏易》。袁安自幼得习祖父之学,性格庄重威严,为州里人所尊敬。初任为县中功曹,后举孝廉,曾任阴平长、任城令,到处都受到官吏百姓的尊敬和爱戴。永平十三年(70),楚王刘英谋反,此事交郡中核实。第二年,三府推荐袁安能处理大案,任楚郡太守。到任后,以宽大为怀,全活四百余家。在职十年,京师对之肃然起敬,名重朝廷。建初八年(83),征入京师,任太仆。元和二年(公元85),北匈奴以汉已许和亲,南匈奴(已降汉)又往抄掠,谓汉欺之,谋欲犯境。武威太守孟云建议,应归还所掠人口,以示安慰,而朝中百官都表示反对,只有袁安赞同,双方争论,言辞激烈,最后章帝竟从袁安之议。第二年,代第五伦为司空。第三年,又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之后,窦太后临朝,太后之兄窦宪北击匈奴,袁安与群臣数上书劝止,太后不听,群臣渐退。唯袁安与司空任隗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窦宪北征,其弟窦笃、窦景各擅权势,为所欲为,百官缄口。莫敢正言,独袁安上奏弹劾,又奏免窦氏党羽四十多人。其后就立北单于一事,又与窦宪反复论争,不屈不挠。窦宪亦怀恨在心,但因其品行素高,未敢加害。因当时皇帝幼小,外戚专权,袁安每次朝会进见,与百官言及国家大事,未尝不悲伤流涕,皇帝及百官皆依赖之。永元四年(92)春,因病去世,朝廷上下为之痛惜。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