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行人
释义
行人见“牙行”。
行人①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大行人、小行人,掌迎送接待宾客之礼。春秋战国时各国多置,掌朝觐聘问,常任使者。秦、西汉有行人令,后改大行令,掌接待少数民族宾客。诸侯国亦置。东汉省。十六国、南北朝常置,掌出使聘问。明为行人司长官。洪武十三年(1380)置,正九品,掌传旨、册封等出使事。下设左、右行人,从九品。旋改行人为司正,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另置行人三百四十五人掌捧节奉使之事,以孝廉充任。后改行人由进士奉使,设三十七人,升正八品。②即信使。三国、晋时送信之人称行人。

行人 

“行”为同业公会,也称行会。金朝时期城市里已普遍存在行的组织。金代城镇商业中的行,见于记载的有油面行、布行、银行等。参加同业行会的商人称作“行人”,同业商行的首领称为引领或行头。行头、引领多由资金雄厚的富商大贾充任,这些大商人垄断着本行的商业,也控制着一般的小商人。一般的行人除了受到行老和引领的盘剥压榨外,也要受到皇室、贵族与各级官僚的豪取强夺。
相关词:
  • 行人司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