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蔡琰 |
释义 | 蔡琰东汉末女诗人。字文姬(一作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邕女。博学多才,妙于音律,善书。初嫁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母家。汉末天下丧乱,为胡骑所掳,嫁南匈奴左贤王,居留匈奴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建安中遣使以金璧赎归,再嫁董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其中《悲愤诗》五言、骚体各一。五言《悲愤诗》,为其赎归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而作,具浓烈抒情意味。骚体《悲愤诗》题材与五言体诗同,后人多认为伪作。《胡笳十八拍》相传亦为其作。生平事迹见《后汉书》卷八四。蔡琰 生卒年不详字文姬(又云作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邕之女。博学多才,精通音律。初稼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于母家。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中十二年,生有二子。曹操素与蔡邕友善,痛其无后,乃遣使以金璧将文姬赎回,重嫁陈留董祀。有《悲愤诗》五言及骚体各一首,叙写自己的悲惨遭遇,将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以精细的心理刻画见长,同时还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气氛,是汉末文人诗歌中难得的佳作。另有《胡笳十八拍)一篇,相传亦为蔡琰所作,但不少研究者认为是后人假托。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