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王忠嗣
释义 王忠嗣(705—749)唐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家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初名训。开元初,父战死,玄宗养于宫中,赐名忠嗣,与忠王(肃宗)游。及长,威武有方略。被引为河西兵马使,勇敢善战。开元二十八年(740),累官河东节度使。天宝元年(742),兼灵州都督,三败奚、怒皆部于桑干河,又破突厥乌苏米施可汗,西叶护等率其部千余帐入朝,边塞晏然。遂兼为河东、朔方、河西、陇右四镇节度使,控制万里,不尚攻伐,唯以安边守塞为务。宰相李林甫忌其功,日求其过。天宝六载(747),以不愿强攻吐蕃石堡城,忤玄宗意。李林甫乘机诬其欲尊奉太子(肃宗)为帝,遂下狱受审,几遭极刑,后贬汉阳太守,卒汉东郡太守任上。

王忠嗣  705—749

原名训,唐玄宗赐名“忠嗣”,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父海宾与吐蕃战死,时忠嗣(当时名“训”)九岁,以父功授尚辇奉御,见玄宗,赐名忠嗣。及长,雄毅寡言有武略,玄宗以为日后当为良将。忠嗣从萧嵩守河西,吐蕃赞普大酋阅兵郁标川,忠嗣提刀略阵,斩赞普兵数千,获羊马万计,玄宗大喜,迁忠嗣左威卫将军。代北都督,封清源县男。吐蕃军攻当新城,忠嗣单骑上阵,左突右杀,斩敌数百,唐军乘机掩杀,吐蕃军大败,忠嗣拜左金吾卫将军。天宝元年(742),北讨奚怒,战桑干河,三战皆捷,耀武漠北。累功授河东节度使,封县公。御边多年,时出奇兵,屡战屡胜,并在朔方至云中数千里边境线上据险要筑城堡,以防外敌。天宝五年拜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镇守万里边疆,全国重兵尽握其手。后数次出战青海、平吐谷浑于墨离。

李林甫忌忠嗣功高,诬告忠嗣欲奉太子为帝,帝令三司讯忠嗣,忠嗣当死,哥舒翰愿削己爵以赎忠嗣罪,帝意解,贬忠嗣为汉阳太守。卒年四十五,宝应元年追赠兵部尚书。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