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心无一物
释义 心无一物明薛瑄用语。语出《读书录》。意为以心中无私无欲作为人生的境界和心性修养的工夫。薛瑄以“复性为宗,濂、洛为鹄”,从“观太极中无一物”得出“心无一物”的结论。他把“心无一物”作为人生至高境界,认为“心中无一物,其大浩然无涯”,“心虚有内外合一之气象。”同时,“心无一物”也是重要的修养方法,“学至于心无一物则有得矣。”“若胸中无物,殊觉宽平快乐。”主张“存心”、收心,“心一收而万理咸至,至非自外来也,盖常在是而心存,有以识其妙耳。心一放而万理咸失,失非向外驰也,盖虽在是而心亡,无以察其妙耳。”提出“水清则见毫毛,心清则见天理。喻理如物,心如镜,镜明则物无遁形,心明则理无蔽迹”。《明儒学案》批评其将心、理析作物与镜,是“犹二之也”。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