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循环史观 |
释义 | 循环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周而复始地经历相同或相似阶段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历史观。在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代表人物驺衍把阴阳消长与五行相胜相配合,提出“五德终始”说,认为宇宙由土、木、金、火、水五种元素构成,土、木、金、火、水五行就是“五德”,历史上的每个朝代代表其中的一德,历史的变化和王朝的更替是按照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五行相胜的次序,互相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三统”、“三正”的循环历史观。三统指黑统、白统、赤统;三正是指三代之正朔,可作为正月的子月(农历11月)、丑月(农历12月)、寅月(农历正月)三个月份。他认为历史上的王朝更替就是三统的依次循环。在改朝换代时,必须在历法制度礼节上有相应改变,“改正朔,易服色”,以便“顺天志”。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