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完颜襄
释义 完颜襄(1140—1202)金皇族。本名唵,与卫王襄(又名永庆)同名,故又称内族襄。蒙古人称王京丞相。祖什古,东京留守,为昭祖曾孙。父阿鲁带,皇统初年以征鞑靼等部有功,拜参知政事。他善骑射,袭世爵,世宗时领兵镇压移剌窝斡,又击退宋兵。大定二十三年(1183),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进右丞相,与徒单志宁、张汝霖同受顾命。章宗即位,复拜右丞相,与完颜安国等分两路进攻鞑靼,直抵斡里札河以北。承安元年(1196)获胜,杀鞑靼部长。还朝后,拜左丞相,封常山郡王。次年,屯兵北京,进发临潢府,征服诸部,筑界壕。拜司空,仍领左丞相。

完颜襄  1139—1201

金朝大将。女真族,昭祖五世孙。父阿鲁带,皇统初年北伐有功,曾拜参知政事。原名唵。襄自幼有志,善骑射,多勇略,十八岁袭世爵。大定初,契丹叛,襄从左副元帅谋衍以本部兵讨贼,他先登鏖击,足中流矢,裹创以战,七战皆胜。升淄州(今山东诸城)刺史,诏特授毫州(今安徽毫县)防御使。大定三年(1163),宋张浚北伐,襄为颍(今安徽阜阳)、寿(今安徽寿县)都统,率甲士二千人废颖水,败敌兵五千,生擒宋帅杨思。后为东北路招讨都监,迁速频路节度使,移曷懒路兵马都总管。以后曾召授殿前左副都点检。为宋生日使,还,授陕西路统军使,赐之尚服、佩刀。改河南统军使。十二年,入为吏部尚书,转都点检。后升御史大夫,不久,又拜尚书右丞。未几,又拜左丞。二十三年,进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又拜右丞相。明昌元年,襄出为平阳(今山西临汾)府事,移知风翔(今陕西风翔),又西京(今山西大同市)留守。后召授同判大睦亲府事,进枢密使,复拜右丞相。七年,拜左丞相,监修国史,封常山郡王。后北部复叛,襄为左副元帅,后拜枢密使兼平章政事,屯北京(今辽宁凌源西)自是北陲遂定。襄还临潢(今辽宁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附近),复拜左丞相。承安四年(1199)襄进拜司空,领左丞相如故。泰和元年(1201)以其世封远,特改授河间(今河北河间)府路算术海猛安。后病死。史载:“襄明敏,才武过人,上亲待之厚,故所至有功。……在政府二十年,明练故事,简重能断,器局尤宽大,待掾吏尽礼,用人各得所长,为当世名将相。”(《金史》卷九十四)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