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威海卫之战 |
释义 | 威海卫之战中日甲午战争中著名战役。黄海海战后,李鸿章令海军避战自保,使北洋舰队困守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基地。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895.1.20),日军出动二十五艘兵舰运送陆军二万余人在荣城湾登陆,并以军舰封锁港口。次年正月,南岸炮台经三天激战后被攻陷。旋北岸炮台不战自溃。北洋舰队受敌水陆夹攻,爱国官兵仍英勇抵抗,击沉敌舰两艘和鱼雷艇五艘。北洋舰队先后有四艘军舰被击沉,十二艘鱼雷艇突围被掳,人员伤亡惨重。北洋海军中的洋员煽动部分兵弁哗变,胁迫丁汝昌投降。二月十八日丁汝昌拒绝投降,被迫自杀。余舰十一艘为日军所获。至此北洋海军彻底覆亡。威海卫之战威海卫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遭到覆灭的一次海战。黄海海战后,李鸿章为了避战求和,保存私人实力,命令北洋舰队困守威海卫港内。1895年1月20日,日军两万余人和舰艇二十五艘,在山东成山头登陆,陷荣成县。25日,日军分两路进攻北洋海军的另一根据地威海卫,以舰艇封锁威海港口。日军在占领南北岸炮台后,利用炮台轰击港内海军,北洋舰队受到夹攻。在腹背受敌的艰难险境,丁汝昌奋力组织还击,先后击沉敌舰两艘、鱼雷艇五艘。但我方损失惨重,定远、来远、威远、靖远诸舰相继沉没。2月7日,丁汝昌下令十二艘鱼雷艇突围,全部被掳。这时,海军付提督英人马格禄(M’Clure)和顾问美国人浩威(Howie),勾结一部分将领,唆使士兵哗变,声称“向丁提督乞生路”。洋员乘机劝丁汝昌投降,遭到拒绝。11日,日军水陆发起总攻,炮火连天。丁汝昌召集紧急会议,下令硬撞敌舰,拚死突围。洋员和部分将领威逼无效,便拒绝执行丁汝昌的沉船或猛冲突围的命令。12日,丁汝昌在绝望中服毒自杀。第二天早晨,马格禄、浩威伙同牛昶炳等一小撮民族败类,盗用丁汝昌的名义,由浩威起草投降书,向日本舰队投降。北洋舰队剩余舰只全部交给日军,全军覆灭。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