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羅福頤
释义

羅福頤1905——1981

字子期,筆名紫溪、梓溪,後自號僂翁, 齋名庵、 待時軒、 温故居,浙江上虞人,寄籍江蘇淮安,1905年 (清光緒三十一年) 生於上海。一周歲後随家人移居北京。1911年冬,隨父赴日本。14歲随父回國,定居天津。課餘閱家藏古印譜,手拓青銅器铭文,提刀雕刻石印章。1921年後,在家自學《爾雅》,習篆文字、《魏正始石經》,摹青銅器铭文,臨《秦公殷》,讀《殷虚書契考釋》,並摹古璽、漢魏印章文字,依許慎《說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编纂《古璽漢印文字徵》。1928年冬,舉家移居旅顺; 同年撰《待時軒仿古别録》。1929年著《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録》。1930年撰《古璽漢印文字徵》。1933年撰《小學考補目》。1934年撰《清大庫史料目錄》、《後漢百官公卿表》、《貞松堂校刊書目解題》、《關於漢熹平石經的知識》。1935年輯《西夏文存》、《遼文續拾》。1936年應聘爲奉天博物馆學藝官; 同年撰《傳世古尺圖録》、《温故居讀印譜題識》、《清大庫史料匯目續编》。1937年撰《满洲金石志》、《清内閣大庫檔案之歷史及其整理》。1939年成《遼東金石著録表》。1941年成《傳世古尺録》,《三代吉金文存釋文》。1942年撰《中国的石刻》、《瀋陽博物馆藏石纪要》。1944撰《古器物學概說》。1945年抗戰勝利,赴東北。1947年至北平,任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講師,負責整理明清檔案。1948年撰《殷墟書契》、《清檔案釋名》。1949年初,爲北大解聘,入人民大學政治研究所學習。1950年改入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後調文化部文物處任職; 1951年調任文化部文物處業務秘書、副研究員。1952年撰《西陲古方技書殘卷匯编》。1953年撰《陶倉題字集存》。1955年撰《長沙仰天湖與楊家灣古墓出竹簡摹本並附録》。1956年夏,撰《中國印章學圖說》。1957年調故宫博物馆陳列部,主理銅器館陳列事宜。1972年6月,與顧鐵符去紅樓整理山東臨沂漢墓所出之漢簡。1974年6月,返故宫博物院,主编《古璽文編》、《古璽匯编》。1978年,任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員。後兼國家文物局諮議委員會委員,又歷任中國科學院考古學會、中国古文字學會、杭州西冷印社理事。1981年出版《古璽印概論》; 春,序所主编之《故宫博物院藏古璽印選》; 同年,在北京病逝。終年76歲。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