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安贫乐道
释义 安贫乐道儒家思想,意为安于贫困生活,以守道为乐。孔子以为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行道,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人们如果按照道生活,即使生活贫困,精神上也是愉快的。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孔子力倡“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的精神,提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之议也”(《论语·里仁》)。他经常赞颂那种在贫困生活中自得其乐的精神,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并且赞扬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为守道、行道,甘于贫困,后成为儒家的传统。如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