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颜真卿
释义 颜真卿(708—784)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字清臣。开元进士。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因不依附杨国忠,出为平原(治今山东陵县)太守。安禄山叛乱,河北郡县望风瓦解,他起兵坚守,并与从兄常山(治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联军抗叛。河北十七郡响应,合兵二十万,给叛军以重大威胁。后入朝,历官工部、吏部尚书,御史大夫。忠良耿直,恪尽职守,军国大事,知无不言,屡为权臣元载、杨炎、卢杞等所忌。出为外州刺史、长史。代宗时迁尚书左丞、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忌其刚直,派其宣慰叛军,至许州(治今河南许昌)被扣。在威逼利诱下,始终不屈,被缢杀。书法端庄雄伟,自树一帜,人称“颜体”,传世甚多。墨迹有正书《自书告身》,行书《祭侄文稿》、碑刻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颜真卿(709—785)唐书法家、文学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二十二年(734)举进士,二十四年又登拔萃科。调醴泉尉,迁监察御史,进殿中侍御史。遭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乱,起兵抵抗。至德元载(756)十月,至凤翔谒肃宗,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后为宰相李辅国所忌,贬为蓬州长史。代宗立,迁吏部侍郎,历尚书右丞,刑、吏部尚书等职。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朝,官至太子太师。李希烈谋反,奉使往谕,死希烈营中。书法“善正、草书,笔力遒婉”(《新唐书》本传),世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又善文。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行世。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二八、《新唐书》卷一五三。宋留元刚、清黄本骥均编有《颜鲁公年谱》。

颜真卿  709—785

唐朝大臣,杰出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因受奸相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他估计安禄山必反,于是修筑城池,训练壮丁,储备军粮。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打消安禄山对他的怀疑。安禄山叛乱后,很快河朔尽陷,唯独平原城守具备。他联络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起兵抵抗叛军,附近十七郡纷纷响应,推真卿为盟主,合兵20万,横亘燕、赵、有力地牵制了叛军,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肃宗时,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出为冯翊太守,后为御史唐旻诬陷,贬为饶州刺史,不久徵为刑部尚书。代宗时,迁户部侍郎,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代宗死后,杨炎为相,恶之,改任为太子少傅,免去了他的实权。德宗时真卿被权相卢杞所忌,正当李希烈叛乱,卢杞施奸计派真卿去劝谕。面对李希烈的威逼利诱毫不妥协,义正词严,视死如归,终被缢死。真卿少时勤于学业,工于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其楷书参用篆书笔意,笔势厚重,遒劲磅礴,独出一体,世称“颜体”,对后世影响甚远。碑刻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李元靖碑》、《颜家庙碑》等传世;墨迹有《自书告身》、《祭侄稿》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相关词:
  • 颜真卿起兵平原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