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陶瓷业 |
释义 | 陶瓷业1978年在浙江杭州发现的晚唐钱宽(卒于895)墓中,有碗、碟、盘、壶等十五种精制的瓷器。胎壁厚度仅二毫米左右,白洁细密、叩之发音如磬,其釉色之白,瓷质之精,造型之美,都显示出白瓷技术水平之高。青瓷的制作技艺更高,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盛誉。阿拉伯商人苏列曼在公元851年(约当唐宣宗大中年间)所写的游记中说:“中国人能用陶土制作工具。其透明类似玻璃,器内斟了酒,器外可以看得见”。 唐代在色釉色的配制上,开辟了多色釉色的途径。釉中的呈色剂,采用各种不同金属的氧化物制成,其中绿色多用铜;黄色则用锑;青蓝色为铜或钴;紫色为锰;红色系由还原铜的呈色作用;铁的呈色变化更大。透明釉,除石灰釉外,还有一种用铅和石英配制的透明釉。 中外闻名的唐三彩是一种挂多种色彩铅釉的陶器,在同一器物上用黄、绿、白、或黄、绿、蓝等铅釉,同时交替使用,烧成毛坯上釉后,在约摄氏九百度高温中烧制而成。唐三彩是施釉技术和装饰手法的巧妙结合,在唐时已输出海外,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在印尼、伊拉克、埃及等地都出土过唐三彩的陶器和碎片。朝鲜和日本除发现唐三彩品外,还有仿制品。 瓷器是唐代社会普遍使用的手工业品,瓷的产地很广,河北、河南、陕西、江西、浙江、安徽、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省都有瓷窑。白瓷以河北邢窑为代表,所烧制的白瓷类雪似银,“天下贵贱通用之”。四川大邑的白瓷也负盛名,杜甫有诗形容“大邑烧瓷轻且紧,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白瓷的瓷土细,胎质薄、火候高,釉质洁白,为人们所喜爱。广州所烧白瓷,在当时就很受重视。江西昌南(宋改为景德镇)瓷也以青瓷、白瓷著名,时称“假玉器。” 浙江是越窑系统的中心,所产青瓷似玉如冰,制作精美轻巧,装饰瑰丽,青釉若千峰翠色。西安李爽墓出土的越窑瓷瓶,灰胎、青釉、釉子和胎质配合,晶莹光亮可以照人。余姚上林湖窑的青瓷,以绚丽的青黄釉色和新颖多彩的图案著称。湖南长沙铜官镇瓦渣坪窑,能在青釉下烧出褐绿色的花纹,还可以在白釉或青黄釉下画绿彩,这是瓷窑技术的突出成就。除白瓷和青瓷外,唐代还有烧制黑釉、绛釉、褐釉的瓷窑,有专制黄釉瓷器的寿州窑。 唐代瓷器种类繁多,有日用品、装饰品和随葬品;装饰手法有绘画、划花、堆帖、控塑等;装饰内容有花草树木,人像动物,日月星辰。大批的出土瓷器说明,它们确实是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的艺术品。唐代瓷器是中外交流的重要商品。在朝鲜、日本、印尼、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远至北非的埃及,都发现了唐代的瓷器。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