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福州船政学堂
释义

福州船政学堂 

一名求是堂艺局。清末最早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的新式科技学校。1866年(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设福州船政局,为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附设该学堂。学堂分前、后和艺圃三部分。前学堂学习法文,专业为造船。后学堂学习英文,专业是驾驶和管轮,均招收十六岁以下学生,学制五年。艺圃则招收十五岁以上至十八岁的学生,培养技工。学堂招聘外籍教师,其中一部分由船政局聘用的外籍技术人员兼职,合同期满后,教师除重聘数人外,均由该学堂毕业生和学堂派出的回国留学生担任。1913年,船政学堂改隶海军部直辖。前堂改名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后堂改名福州海军学校。前者学制十年,分初级、中级、高级三班。后者学制八年。艺圃改称福州海军艺术学校。船政学堂自创办至1946年共培养学生一千一百三十名。从1876年(光绪二年) 至1946年,共派出留学生二百四十人。船政学堂是我国最早推行西方近代教学制度和方法的新式科技学校,培养了一批造船和驾驶人材,从中涌现出不少爱国革命志士。马尾海战中壮烈牺牲的福胜舰管带吕瀚、飞云舰管带高腾云、福英舰管带陈英、振远舰管驾许寿山、福胜舰管驾叶琛等,都是船政学堂毕业生。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黄建勋等均为船政学堂留英学生。戊戌维新运动中的主将之一、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系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后赴英留学,回国后任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达二十年。武昌起义后,上海临时海军司令部反清,副司令钟英、参谋长黄棠治都是船政学堂学生。1916年,护国运动中,海军总司令李鼎新、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率海圻号响应。1917年孙中山举兵护法,海军司令程璧光、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率海圻、海琛、飞鸾、永丰、永翔、豫章、福安等舰加入护法行列,这些人都是船政学堂毕业生。
福州船政学堂学校名。清末最早的海军学校。同治五年(1866)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创立。十二月一日(1867.1.6,一说十一月十七日,即1866.12.23)正式开学。初设前、后两堂,总名求是堂艺局。除招收十六岁以下的健壮聪明子弟外,还从香港中学选拔优等学生入堂肄业,学制五年。前学堂专习造船,聘法国人为教习,学法语,故又名法文学堂或法国学堂;基本课程除法文外,主要有算术、物理、化学、代数、画法几何和解析几何及机械学等。后学堂专习管轮驾驶,聘英人为教习,学英语,故又名英国学堂。基本课程除英文外,主要有算术、天文、地理、管轮、驾驶等,主要培养管轮与驾驶人才。两堂生徒毕业后,授以水师官职或派充监工、船主等,或选送英、法留学。六年十二月和七年二月相继增设绘事院和艺圃,与前后两堂同为求是堂艺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绘事院主要培养绘制船图和轮机设计人才;艺圃主要培养青年技术工人或匠首人才。1913年前学堂改为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为海军学校。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