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镇南关大捷
释义

镇南关大捷 

中法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1885年2月(光绪十年十二月)法军进攻谅山,清军主将、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逃。2月23日(光绪十一年一月九日)法军直驱镇南关前,一度深入关内数十里。帮办广西军务年近七十高龄的老将冯子材赶至前线,积极整军备战。镇南关内十里的关前隘,横跨东西两岭,形势极为险要,冯子材选择其地作为同法军决战的场所,令清军沿山麓构筑起三里多长的边墙,绕以战壕,分兵三路扼守。冯子材率部独当中路前敌,王孝祺部为右翼驻守西岭,陈嘉、蒋宗汉部为左翼驻守东岭,另有王德榜部扎关外油隘,苏元春等部驻幕府、凭祥各处为总后备队。3月23日(二月七日)法军分三路大举来犯,双方在关前隘展开鏖战,次日晨,法军恃军火优势,竟逼近长墙,或已逾墙而入。冯子材号召各军誓与长墙共存亡,率军反攻,越南义民千余也自动赶来助战,而自谅山来援的法军为王德榜部所阻,法军数面受敌,败逃关外,25日(九日)退回谅山。清军乘胜连日反攻,歼敌千余,重伤法将尼格里,29日(十三日)收复谅山。是役大捷,扭转了危局。
镇南关大捷中法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清光绪十年十二月(1885.2)因清军主将、广西巡抚潘鼎新畏敌怯战,法军攻占谅山后于次年一月直驱镇南关(今友谊关)前,并一度深入关内数十里。张之洞奏准起用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冯赶至前线,积极整军备战,在镇南关内十里的关前筑墙掘壕,分兵三路拒守。冯率部独当中路,王孝祺部为右翼,陈嘉、蒋宗汉部为左翼,另有王德榜部扎关外油隘。二月初七日,法军二千余人分三路进犯,均被击退。次日晨,法军主力猛扑关前,冯子材身先士卒,众将士奋勇力战,越南千余义民亦来助战,大败法军。清军乘胜连日反攻,重伤法军前敌统帅尼格里(François Oscar de Négrier,1839—?)。十三日收复谅山。是役法军死伤近三百余人,法国茹费理内阁亦因此倒台。

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大捷是中法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1885年2月法军进攻谅山,守将潘鼎新率军不战而逃,退到镇南关,法军攻打关口,两广大震。两广总督张之洞起用了退休老将冯子材领兵出击。在此危急关头,年近七旬的冯子材受命帮办广西军务,率粤军赶到广西前线,就任前敌主帅。他大力整顿溃军,团结各路将士,并率军到关前,建筑十里长的长墙作为工事,进行布防。3月23日,法军大举进攻关前隘,逼近长墙,有的已爬上城墙,冯子材“以帕裹首,赤足草鞋,持矛大呼跃出。诸军将领见冯如此,俱感奋力战”。连淮军官兵也承担右翼反攻。一向蔑视清军的法军,被打得大败。越南群众,关外游勇主动配合作战。25日,冯子材发起总攻,狠狠地打击了敌人,歼敌一千多,侵略军司令尼格里(Francois Oscar deNégrier)也身负重伤,由部下护卫逃生。冯子材指挥官兵乘胜追击,收复谅山,取得辉煌成绩。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震撼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它导致了法国茹费理(Jules Francois Camille Ferry)内阁的垮台,从而扭转了整个中法战争的局势。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