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金履祥
释义 金履祥(1232—1303)宋末元初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字吉父。因居仁山之下,学者称仁山先生。从学于何基、王柏,与何、王及其门生许谦并称“北山四先生”,为金华朱熹学派代表人物。博学多闻,通晓天文、地形、礼乐、田乘、兵谋、阴阳、律历,研究《尚书》尤深。元兵围襄樊,向宋廷进策,请以舟师由海道直捣燕蓟,以牵制元军,不用。策文所叙海道路线与元初海运路线全同。宋亡,隐居金华山,所著文章,止书甲子,不用元朝纪年。其学大抵沿袭王柏之说,有疑古精神。谓治史“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前人所未发。主要著作有《通鉴前编》、《大学章句疏义》、《论语孟子集注考证》、《尚书表注》及《仁山文集》等。
金履祥(1232—1303)宋元间理学家、文学家。初名祥,入学更名开祥,后又更曰履祥。字吉父,号仁山。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少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及壮,专攻濂洛之学,受业于王柏,又从何基游,为一代名儒。宋末,元军围襄樊,曾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以为襄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恭帝德祐初,召为迪功郎、史馆编校,辞不就。宋亡,屏居金华山中,啸咏著书为事。晚年讲学于丽泽书院,学者称仁山先生。其主要成就在经史之学,为朱熹理学的传人。其诗文,《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乃仿佛《击壤集》,不及朱子远甚。王士禛《居易录》极称其《箕子操》一篇,然亦不工”。又谓“至其杂文,如《百里千乘说》、《深衣小传》、《中国山水总说》、《次农说》诸篇,则具有根柢,其余亦醇洁有法,不失为儒者之言”。著有《通鉴前编》、《大学疏义》、《尚书表注》、《论孟集注考证》、《仁山集》等传世。生平事迹见《仁山集》卷五《仁山金文安公事略》及《故宋史馆编校仁山金公行状》、《元史》卷一八九。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