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论语辩》唐柳宗元撰。分上、下二篇,为《论语》辩疑。上篇提出《论语》非孔子弟子所记,是“曾子弟子之为之也”,大概出于乐正子春、子思之徒之手。然他又言,也可能是“孔子弟子尝杂记其言,然而卒成其书者,曾氏之徒也”。下篇言《论语·尧曰》篇首章载尧、舜言论之旨意。此篇首章记尧舜对于四海困穷的责任感,作者以为这表现了“圣人之大志”,说“《论语》之大,莫大乎是也”。作者解释说,孔子生不逢时,不能伸展自己的志向,“生人无以泽其德,日视闻其劳死怨乎,而己之德涸然无所依而施,故于常常讽道云尔而止也”。后收入《柳宗元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