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赵嘏
释义 赵嘏唐诗人。字承祐。山阳(今江苏淮阴)人。早年曾游吴越,陪元稹游宴。大和、开成中寓居宛陵,与沈传师、杜牧等唱和。尝入京应举,屡试无成,会昌四年(844)方登进士第。大中中,为渭南尉,卒年四十余。工诗。杜牧尝激赏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目之为“赵倚楼”。长于七律,词采赡美,声韵流转,时有俊逸之气,纪昀谓其开剑南一派。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称其诗稳于杜牧,厚于许浑,“若加以清英,砭其肥痴,取冠晚调不难”。《长安晚秋》、《齐安早秋》为其代表作。今有《渭南诗集》行世,又《编年诗》残存三十六首于敦煌遗书中。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五、《新唐书》卷六〇、《唐诗纪事》卷五六、《唐才子传》卷七。
赵嘏(约806—约852)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字承祐。屡试落第,曾游历南北。武宗会昌四年(844),与诗人项斯、马戴同榜及进士第。宣宗大中中仕为渭南尉。时杜牧在长安,览其诗卷,吟其《长安早秋》诗“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句,以为佳作,时人号嘏为赵倚楼。卒于官,年四十余。工于七律,警句颇多,如“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钱塘》残句)。《全唐诗》编其诗为二卷。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