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明分使群战国荀子的社会伦理思想。《荀子·富国》:“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认为“人能群”,能组成社会,所以异于禽兽。而“能群”在于“明分”,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荀子·荣辱》),即所谓“礼义”。“分莫大于礼”;“分何以能行?曰义。”(《王制》)有了等级之别和一定的制度、规范,就能使有限的财物“皆得其宜”,使不同等级各安其分,于是人类就能“群居和一”。“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同上)。但把明分使群归于“圣人”、“君主”的作用。“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荀子·君道》)又说:“有分者,天下之本(大)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荀子·富国》)以此论证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