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邑
释义
邑
①国的别称。或以国称大邑。《尚书·周书·武成》:“用附我大邑周。”《左传·桓公十一年》:“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②京城。《诗·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毛传:“商邑,京师也。”③官名。西周置,又称邑人,管理邑内事务。《慂簋铭》:“昔先王既命汝作邑,摄五邑祝。”④行政单位。春秋齐置。《管子·小匡》:“桓公曰:‘吾鄙奈何?’管子对曰:‘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率,率有长。’”⑤春秋战国卿大夫封地。《左传·成公十七年》:“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⑥汉代相当于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建制。《汉书·百官公卿表》:“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后为县的别称。
邑
邑是人所聚居的城堡,邑有大小之分,小邑上一般仅住十家,称为“十室之邑”。在那里居住的是农业奴隶。一邑有十田,田在邑外,奴隶要在田上劳作。大邑有的居百家,居千家,所谓“百邑”、“千室之邑”,就是相对于小邑而言的。在大邑中居住的人,除了有奴隶主贵族外,还有一些自由民和手工业奴隶。
相关词:
营建洛邑
晋文公取信于原邑
陶邑
“三里之城”与“万家之邑”
马邑之谋
讨林邑
随便看
历代陵寝考
历代题画诗类
历代黄河变迁图考
历俸
历元
历博士
历口
历史
历史事件
历史命定论
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教程
历史哲学论丛
历史地图
历史地理学
历史学
历史小说
历史循环论
历史思想
历史民族
历史演义和《三国演义》
历史的方法
历史科学
历史编纂学
历城
touch-and-goes
touch and tap
touch a nerve
touch a (raw) nerve
touch a raw nerve
touch a sore point
touch a sore spot
touch at some place
touch base
touch base with
前童古镇
前卫歪塔
潜夫山森林公园
潜口古建筑群
潜溪寺
浅水湾
强巴林寺
强蛟群岛
桥梁博物馆
桥楼殿
定海神针在哪里_定海神针旅游攻略
乌鲁木齐旅游特色事项介绍
崂山有哪些茶园_崂山茶园介绍
德夯风景名胜区好玩吗_德夯风景名胜区旅游攻略
悬泉置遗址在哪里_悬泉置遗址位置
青岛海滨一日游怎么游呢_青岛海滨一日游推荐
青岛周末两日游怎么玩_青岛周末两日游推荐
德夯风景名胜区怎么走_德夯风景名胜区交通信息
青岛三日游怎么玩_青岛三日游线路推荐
敦煌莫高窟好玩吗_敦煌莫高窟介绍
老回回肉饼店
面爱面(劲松东口店)
双口笑水饺
莫高拉面(左家庄店)
西麦郎牛肉面
三品粥坊
科味思食坊
粥公粥婆(苏州街店)
御粥坊美食屋
阳光饺子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