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释义
①国的别称。或以国称大邑。《尚书·周书·武成》:“用附我大邑周。”《左传·桓公十一年》:“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②京城。《诗·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毛传:“商邑,京师也。”③官名。西周置,又称邑人,管理邑内事务。《慂簋铭》:“昔先王既命汝作邑,摄五邑祝。”④行政单位。春秋齐置。《管子·小匡》:“桓公曰:‘吾鄙奈何?’管子对曰:‘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率,率有长。’”⑤春秋战国卿大夫封地。《左传·成公十七年》:“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⑥汉代相当于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建制。《汉书·百官公卿表》:“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后为县的别称。

邑 

邑是人所聚居的城堡,邑有大小之分,小邑上一般仅住十家,称为“十室之邑”。在那里居住的是农业奴隶。一邑有十田,田在邑外,奴隶要在田上劳作。大邑有的居百家,居千家,所谓“百邑”、“千室之邑”,就是相对于小邑而言的。在大邑中居住的人,除了有奴隶主贵族外,还有一些自由民和手工业奴隶。
相关词:
  • 营建洛邑
  • 晋文公取信于原邑
  • 陶邑
  • “三里之城”与“万家之邑”
  • 马邑之谋
  • 讨林邑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