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明南京城
释义

明南京城 

即应天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在统一全国过程中,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洪武元年(1368)八月建都于此,称南京,十一月称京师。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仍称南京。南京城垣的兴建,始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止于洪武十九年(1386)。全城周长三十三多公里,高十四至二十一米,城基宽十四米左右,顶宽四到九米,全部用砖石砌成。开城门十三座,其中以聚宝门(今称中华门)、通济门、三山门(今称水西门)最为宏伟。南京城里的皇城作正方形,内有宫城,也叫紫禁城。皇城以一条南北的中轴线为全城的骨干,南以正阳门(今称光华门)为起点,经洪武门、承天门到午门,建一条宽直的大街。午门外,左太庙,右社稷坛。从午门经内五龙桥到奉天门,即进入宫城,在宫城的中轴线上,前后依次排列着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再从宫城的北门后宰门到玄武门出皇城,北去便是南京城的太平门。朱元璋建成南京城后,又在它的外围营建外郭。外郭把聚宝山、钟山、幕府山等都包纳在内,全长约六十公里,以土垒成,开十八个城门。南京城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城,它的建造,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