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赵南星 |
释义 | 赵南星(1550—1627)明真定高邑(今属河北)人,字梦白,号侪鹤。万历进士。累迁吏部考功郎中。二十一年(1593)考察京官,秉公汰劣,忤权臣。罢官归。有声誉,与顾宪成、邹元标齐名。天启初拜左都御史,改吏部尚书。三年(1623)主京察,忤魏忠贤,谪戍。死于代州(今山西代县)。追谥忠毅。著有《赵忠毅公文集》、《味檗斋遗书》、《史韵》等。 赵南星(1550—1627)明诗文家、学者。字梦白,号侪鹤。高邑(今属河北)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历文选员外郎,以上疏触时忌乞归。后起为考功郎中,主京察,贬斥要路私人,被严旨落职。明光宗立,历左都御史、吏部尚书。为魏忠贤矫旨削籍,戍代州,卒于戍所。崇祯初追谥忠毅。其诗文有台阁体遗风,时名颇著。著有《赵忠毅集》。另著有《史韵》、《学庸正说》等。生平事迹见明姚希孟《棘门集》卷三所作墓志铭、《明史》卷二四三。 赵南星 1556—1627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高邑(今属河北)人。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汝宁推官,迁户部主事,调吏部考功,历文选员外郎。疏陈干进、倾危、州县、乡官四大害,触时忌,乞归。再起考功郎中,二十一年(1539)主京察,与尚书孙珑秉公澄汰要路私人,遭诬劾,斥为民。南星里居乡里,与邹元标,顾宪成并称“三君”。光宗即位,起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锐意兴革,选用贤能,东林党人高攀龙、左光斗等皆委以重任,因为权阉所嫉,矫旨削籍,戍代州(今山西代县),卒。毅宗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谥忠毅。著有《赵忠毅集》、《味檗斋文集》、《芳茹园乐府》、《史韵》、《学庸正说》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