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百花潭嵌错图像铜壶 |
释义 | 百花潭嵌错图像铜壶约战国早期青铜器。1935年出土于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小口,长颈,斜肩,深腹,圈足,肩作两兽面衔环,有盖,上着三鸭形纽。通高40厘米,口径13.4厘米,腹径26.5厘米,足高2厘米。通体施以用铅类矿物嵌错的图像。图像被壶身的三条带纹界为四层,第一、二、三层前后两面对称。第一层竞射、鼎俎、采桑(一说选弓材);第二层宴饮、乐舞、弋射、竞射;第三层水陆攻战;第四层狩猎。人物动态鲜明,画面细腻,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若干情景,系研究当时礼仪、服饰、建筑、军事之重要实物资料。现藏四川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铜壶(旧称“桑猎宴乐壶”)与此器形制相同,图像亦相近。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