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孔子与六经 |
释义 | 孔子与六经六经指六部儒家的经典著作,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诗经》是周代的诗歌总集,现存三百零五篇。旧说《诗经》原有上千篇,经孔子删除后才剩下三百零五篇。现在看来这个说法也缺少根据,孔子可能对《诗经》进行过一些整理,但不会把绝大多数篇章都删去。《尚书》是先秦时代最古的一部政治历史论文汇编,上起《尧典》,下止《秦誓》。在历代流传中,出现今、古文不同的本子,篇目多至上百。经过学者的不断研究,确定廿八篇今文为真本。汉代人开始说孔子曾删定《尚书》,这个说法也根据不多。礼,指《周礼》、《仪礼》、《礼记》,它们主要记录的是宗法制度,政治制度的各种仪式,是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士大夫们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也是孔子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周易》原是卜筮的纪录,共有六十四条卦,每卦由六爻组成。后来对卦,爻辞给予解说,出现了象辞、彖辞、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七种。前三种各分上下篇,共十种,旧称“十翼”,又叫《易传》。旧说卦、爻辞、《易传》分别为伏羲、周公、孔子所作,但均不足信。《春秋》本是当时鲁国的一部编年史,这在“孔子与《春秋》”一条中已讲过。 总之,孔子虽不是“六经”的作者,但他与这些典籍多少都有些关系,而且对这些典籍确实作过一定的整理,辑录工作。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