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脉经》 |
释义 | 《脉经》医学著作。魏晋之际人王熙(字叔和)著。十卷。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它总结了西晋以前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第一次集中而详尽地叙述了二十四种脉象的性状,使临床医生能更便利地掌握切脉,诊断病情。本书还明确肯定了寸关尺三部脉的定位诊断,即两手的“寸口脉”都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前寸中关后尺),左手寸部主心与小肠、关部主肝和胆,右手寸部主肺与大肠、关部主脾与胃,两手尺部均主肾与膀胱。医生用自已的食指、中指与无名指以同样力度去按寸关尺,即可诊察人体各器官的状况。作者曾任西晋太医令,他充分吸收和发展了前人在脉学方面已有的成就,使他的著作在海内外医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时期,《脉经》传入了日本。后又经西藏、印度传入阿拉伯。十四世纪波斯人编的一部百科全书中,还特别引述了《脉经》及作者王叔和的名字,足见此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