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琦善 |
释义 | ![]() ![]() 琦善 约1790—1854清朝大臣,鸦片战争中弛禁派和投降派。博尔济吉特氏,字静阉。正黄旗人。世袭一等侯。1806年,以荫生授刑部员外郎。1812年,升通政使司副使,历任河南按察使、布政使、河南、山东巡抚、总督、内阁大学士等职。屡次镇压农民起义。鸦片战争前,主张弛禁。鸦片战争爆发,定海失陷,英军兵进白河,1840年8月,英舰北犯大沽口,琦善大倡投降之论,力主重办林则徐和邓廷桢。内定琦善为使粤钦差大臣。29日先与英方副全权公使会晤于大沽口,商定赴广州谈判。11月29日,于虎门口外会见懿律。后背着清政府与英全权公使查理·义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穿鼻草约》,私允割让香港,开放广州,赔偿烟价六百万。为了取悦侵略者,还竭力削弱防务,遣散水勇。1841年2月,英军再犯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孤军御敌,势危,飞书告急,但琦善置若罔闻,不发援军。致使虎关失守,关天培殉国。英舰溯江进军,兵临广州城下,琦善屈膝乞和,擅自允许赔款一千二百万元,除香港外,再给地尖沙咀(今九龙)。幸参赞大臣杨芳驰至广州,予以制止。琦善被革职解京查办,抄没家产。1842年重新起用,复又历任热河督统,驻藏大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等职。及太平天国革命兴起,在河南堵截太平军北上。后奉命建江北大营,驻守杨州,与太平军对峙,屡战屡败,全无起色。1854年,忧病死于军中。谥文勤。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