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法后王 |
释义 | 法后王先秦一种历史进化观点。即要求效法或遵循当代圣明君主的言行或制度。荀子提出要“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主张“百家之说,不及后王,则不听也”(《荀子·儒效》)。“后王”为荀子理想的地主阶级统治者。后继者韩非进一步提出要效法当世之“新圣”,并“以吏为师”。 法后(後)王战国时荀子的政治主张。《荀子·儒效》:“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言行已有大法矣。”《荀子·非相》:“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认为先王时代久远,事迹简略,舍后王而道上古,犹如舍己之君而道人之君。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认为,“孟言先王与荀言后王,皆谓周道,‘从周’之义不异也”。俞正燮《癸巳存稿》认为“荀子所谓后王即本朝”。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