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康海
释义 康海(1475—1540)明陕西武功人,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太白山人、浒西山人等。弘治十五年(1502)状元,官修撰。正德初刘瑾专权,为营救李梦阳,谒瑾说之,梦阳得释。后治刘瑾党人,受累罢官。乃隐居乡里,著述终老。工诗文,好弹唱技艺。著有杂剧《中山狼》、《王兰卿贞烈传》,散曲《沜东乐府》,诗文《康对山集》及《武功志》等。
康海(1475—1540)明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又号浒西山人、沜东渔父。武功(今属陕西)人。弘治十五年(1502)举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时刘瑾擅权,欲招致之,海不往。后李梦阳下狱,始谒瑾营救之。正德五年(1510)瑾败,康海坐瑾党落职。于是放浪自恣,每与王九思相聚沜东鄠杜间,挟声伎酣饮,制乐造歌曲,自比俳优,以寄其怫郁。乡居三十年卒。弘正间文学复古运动兴起,康海实为其首导者。时李梦阳以诗兴,康海则以文倡,力矫台阁阘茸之习,而师摹秦汉高古的文风。为“前七子”之一。所作诗文沉郁简质,格调高古,情思勃郁,非后来效颦学步者可比,放逐后于诗文不复精思。每寄情于剧曲。又好为散曲,或泄愤憾之情,或写闲居之乐,风格豪壮,多本色语,又时作盘空硬语,力图摆脱明初柔靡之习,开明人散曲中豪放一派的先声。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散曲集《沜东乐府》、杂剧《王兰卿贞烈传》、《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二八六、《国朝献征录》卷二一。

康海  1475—1540

明文学家,“前七子”之一。字德涵,号对山,又号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时刘瑾专权,欲招致为党与,不往。后值李梦阳为刘瑾陷害系诏狱,向他求救,乃谒请刘瑾,使梦阳得以获释。刘瑾又欲超迁他为吏部侍郎,拒不从。刘瑾被杀后,他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于是纵情山水,日以声妓自娱。又自作乐府歌曲,寄托胸中郁怫之气。为文不加精思,诗尤颓放。著有《武功县志》、诗文集《对山集》、散曲集《沜东乐府》、杂剧《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9: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