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祺祥政变
释义

祺祥政变 

见“辛酉政变”。
祺祥政变又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清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8.22)咸丰帝在热河(治今河北承德)病死,遗诏立其六岁子载淳继承皇位,并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御前大臣景寿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即顾命大臣)辅佐幼帝,总摄朝政,定明年改元祺祥。载淳生母慈禧太后、东宫慈安太后与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䜣密谋废除大臣辅政。时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肃顺等顾命大臣以违背祖制为名拟旨痛驳,两宫太后与八顾命大臣的冲突加剧。九月二十三日两宫太后偕幼帝载淳由热河间道回京,由肃顺护送咸丰帝灵柩另路运送回京。九月二十九日两宫太后先期到达北京。次日即发动政变,将载垣、肃顺、端华三人革职拿问。十月一日授奕䜣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初五日改年号祺祥为同治。次日将载垣、肃顺、端华处死,景寿等五人或革职或遣戍。两太后垂帘听政。从此慈禧太后掌握清朝实权达四十余年。

祺祥政变 

清朝宫廷内部发生的一次政变。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于热河行宫,遗命让六岁的儿子载淳继位,由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摄政辅佐。西太后和奕訢都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对肃顺等人极为不满。于是他们勾结在一起,策划篡权,授意御史董元醇上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公开要西太后和奕訢上台。肃顺等人以“本朝无太后垂帘听政故事”为由,坚决反对。于是,西太后便与外国侵略者所支持的奕訢勾结起来,并拉拢当时在北京握有兵权的胜保等人,密谋政变。11月乘皇室回京之机发动政变,将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处死,其余五人革职或流放。政变后,奕訢被授议政王,任领班军机大臣,慈安、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实由慈禧掌权)。从此,慈禧太后夺得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原拟定的“祺祥”年号改为“同治”。1861年中国旧历辛酉年,这次政变亦称“辛酉政变”。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6: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