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客形北宋张载哲学用语。《正蒙·太和》:“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客,暂时之意,王夫之注:“有去有来谓之客。”形,形体,与“无形”相对。张载认为散而无形之太虚是“气”通常的、永恒的存在形态,其变化所生之物,皆为派生的、暂时的有形之体,“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正蒙·太和》),故名。 客形北宋张载用语。喻指气聚散变化的运动状态。《正蒙·太和》:“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虚,即宇宙时间、空间的总称。认为“太虚即气”,太虚是气本然的“散”的形态,具体万物则是气暂时的“聚”的形态。事物无形和有形的变化都是气暂时(“客”)的“聚”“散”。故“气聚则离明(眼睛)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