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万历三大征
释义 万历(曆)三大征明万历年间三次大的军事行动。即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为此三役,朝廷调集全国各地军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银共达一千一百多万两,成为明后期国库空虚、财政拮据的重要原因。

万历三大征 

指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的哱拜叛乱、援朝抗倭战争和播州(今贵州遵义)杨应龙之叛。哱拜叛乱,是万历二十年(1592)二月宁夏哱拜发动的叛乱,同年九月乱平。援朝抗倭战争是万历二十年(1592)、万历二十五年(1597)明政府应朝鲜国王之邀两次派兵援朝抗倭的战争。播州杨应龙之叛是播州土司杨应龙发动的叛乱。据统计,“播州之役”明朝政府用兵三十余万,耗国库银八百余万两,“几举海内之全力”(《明神宗实录》卷27)。援朝战争和平定哱拜的叛乱的消耗与播州之役不相上下。明神宗万历初期,以内阁首辅张居正为首的改革派推行一系列富国强兵政策,一度缓和了自明朝中叶以来的严重财政危机。经过“万历三大征”,这些积储都被耗尽,财政赤字又不断膨胀。暂时获得缓和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日益激烈,社会秩序又动荡起来。从此,明王朝一蹶不振,日益走下坡路,直至最灭亡。所以,“万历三大征”是明王朝走向衰亡的重大事件。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