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孙慎行 |
释义 | 孙慎行(1564—1635)明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字闻斯,号淇澳。万历进士,授编修,累迁左庶子。屡请假归里,曾讲学于东林书院。万历四十一年(1613)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促福王之国,平反楚宗案。次年自免归。熹宗立,拜礼部尚书。天启二年(1622)被魏忠贤定为*红丸案主谋,戍宁夏。思宗即位,得免。后廷推阁臣被召入京,病死。谥文介。著有《玄晏斋困思钞》、《事编内篇》、《思恤诸公志略》等。 孙慎行(1565—1636)明诗文家。字闻斯,号淇澳。武进(今属江苏)人。幼习闻于外祖父唐顺之绪论,即嗜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编修,累官左庶子。万历四十一年擢礼部右侍郎。后四疏乞归。明熹宗立,召拜礼部尚书。崇祯元年(1628)命以故官协理詹事府,力辞不就。崇祯八年召见,带病起程,卒于都门。谥文介。操行峻洁,为一时缙绅冠。研精《易》学,诗文其余事,亦明畅有法。著有《玄晏斋诗选》、《玄晏斋集》、《困思钞》、《恩恤诸公志略》等。生平事迹见明陈仁锡《无梦园遗集》卷七所作寿序、《明史》卷二四三、《明儒学案》卷五九。 孙慎行 1565—1636明代官员。东林党人。江苏武进人,字闻斯,一字淇澳。文学家唐顺之外孙,幼年深受外祖父影响而嗜学。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举进士第三人,授编修,累官左庶子。多次请假里居,闭户息交,研究理学。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五月,由少詹事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旋乞归。熹宗立,召拜礼部尚书,熹宗天启二年(1622)四月还朝,上疏追论李可灼“红丸案”,指斥方从哲为“弑逆”,要求治方从哲罪,“陛下宜急讨此贼,雪不共之仇,毋询近习,近习皆从哲攀援也,毋拘忌讳,忌讳即从哲所布置也”(《明史·孙慎行传》)。因语涉宦官,故为宦官所忌。熹宗天启三年(1623)托病辞官。冬,廷推阁臣以慎行为首,吏部侍郎盛以弘次之。魏忠贤抑制之而不用,用顾秉谦、朱国祯、朱延禧、魏广微等,忠贤势力大盛。熹宗天启六年(1626)忠贤主持修订《三朝要典》,定三案是非,其红丸案,指孙慎行为罪魁。被逆党张讷上书力诋而受削职处分。未几,逆党刘志远又两次疏劾,而又有议戍宁夏的处分,以魏忠贤失败得免。毅宗崇祯元年(1628)命以故官协理詹事府,力辞不就。孙慎行操行峻洁,为一时缙绅之冠。朝臣多次提名入阁,逆党余孽吏部尚书王永光力排之,终不获用。毅宗崇祯八年(1635)廷推阁臣屡不称旨,最后以孙慎行及刘宗周名上,毅宗即召之。时孙慎行已得疾,入都即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