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唐英 |
释义 | 唐英(1682—1756)清奉天(今辽宁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字俊公,一字叔子,晚号蜗寄居士。籍属内务府,十六岁供奉养心殿。雍正时擢升内务府员外郎,任驻景德镇御窑厂署协理官。乾隆元年(1736)后,历任淮安关、九江关、粤海关监督,十七年又调回九江关,仍兼理御窑厂厂务,前后达二十七年。深通制瓷之术,能仿古代名窑,釉色胎骨无不精美。又能制洋紫、法青、水墨乌金、珐琅画法洋彩、窑变诸釉色,所督造之器,世称唐窑。编著有《陶冶图说》。亦擅书画、工诗、长于篆刻,曾以自制诗画,付之陶人制成屏对,尤为精雅。并能作传奇、杂剧,著有《古柏堂传奇》。 唐英(1682—1756)清戏曲作家。字俊公,又字叔子,晚号蜗寄居士。奉天(今辽宁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籍属内务府,年十六供奉养心殿。雍正间任员外郎,驻景德镇窑厂监窑务。乾隆间,历监淮安、九江、粤海关,复调回监九江关,仍兼监督窑务。先后在景德镇管理瓷器制造等事务二十余年。精通制瓷之术,能仿古名瓷,亦有创新,所督造之瓷器,世称“唐窑”。热心文教,好吟咏,工书画,尤以擅作戏曲驰名。著有《陶冶图说》、《问奇典注今释》、《窑器肆考》、《陶人心语》,所著传奇《转天心》、《双钉案》,杂剧《巧换缘》、《三元报》、《芦花絮》、《梅龙镇》、《面缸笑》、《虞兮梦》、《天缘债》、《英雄报》、《女弹词》、《清忠谱正案》、《长生殿补阙》、《十字坡》、《笳骚》,合称《古柏堂传奇》。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五〇五、《国朝耆献类征》卷一四五。 唐英 生卒年不详字俊公,汉军旗人。初任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六年(1728),清廷命他监江西景德镇窑务,后又调至粤海关、滩安关。乾隆初年,调九江关,又负责监督窑务。先后在任十余年。他在监督时,十份重视制陶工艺,对于选择土料、釉料、制塑坯胎,掌握火候等方面,都有一定经验,并且亲自指挥工匠操作。在管理上,他也注意节约经费,合理安排劳力。在瓷器品种上,他既吸取了古瓷的传统工艺,又不断加以创新,品种有五十七种之多。宋朝、明朝以及西洋、东洋的名瓷,他都能仿制。在釉色上更是五彩缤纷,璀灿夺目。他主持编写了《陶冶图》一书,从采石制泥开始,把制陶工艺的全过程都加以说明,图文并茂,是后世制陶业的极为宝贵的资料。唐英所监造的陶瓷质地优良,很受社会欢迎,被称为“唐窑”。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