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陶然 | |||
释义 | 陶然1914—1966山东巨野人 陶然1943—祖籍广东蕉岭,生于印度尼西亚。 陶然
陶然1914——1966原名志堯,山東巨野人,1914年生。1935年畢業於北平弘達中學,後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法政大學文學系學習。曾參加質文社、東流社。1937年3月回北平,參加中國作家協會北平分會。七·七事變後,任山東省文化界抗敵救亡協會總務部副部長,編輯《東聲》雜誌。1938年2月,任山西民族革命大學教授,不久赴延安學習,並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 5月起,任陝西民族革命大學教授,陝西《陣中日報》編輯,第二戰區文化站負責人。1940年2月,再赴延安,先後任魯迅藝術文學䯘編譯處編譯員、 文學理論研究室研究員,延安部隊藝術幹部學校教員,魯藝文學系教員、秘書等職。抗戰勝利後,在張家口任華北聯合大學圖書館館長,張家口市立圖書館館長,同時參加華北文聯。1947年後,任哈爾濱市政府文化處長,文聯主席,東北文聯委員,瀋陽東北魯迅藝術學院教務處主任。次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後,歷任吉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代主任,吉林省文聯副主席,中国作家協會吉林省分會副主席,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等職。1966年9月4日逝世。年52歲。著有《文藝理論》(主持編寫)、《中国現代文學史》、《魯迅是怎樣培養青年作家的》、《略談抗日戰争時期的文藝思想鬥争》、《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幾個基本問題》、《論公式化概念化的根源》等。 陶然(1830—1881)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寓居吴江。字黎青,号芑孙。陶焘从弟,陈寿熊弟子,陆润庠师。咸丰十一年(1861 年)拔贡。室名亦吾庐。与俞樾友。以辞赋著时名,兼擅词。常与沈棨、庄人宝、柳以蕃、凌泗唱和,群从陶惟坻。后卒于苏州旅舍。曾与凌泗合撰《无双谱诗》《蚬江渔唱》。著有《陶芑孙先生词集》《味闲堂赋钞》《味闲堂词钞》《味闲堂课钞》《味闲堂诗钞》《味闲堂诗文集》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