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三论元旨 |
释义 | 《三论元旨》道教书名。作者不详。前有序。分“道宗章”、“虚妄章”(三篇)、“真源章”(五篇)。分别论述道、心、性,认为三者本旨相合,故称三论元旨。“道宗章”论述道的本义。“夫道宗也,幽微奥妙,理之极也。灵运潜通,体而一焉,应乎万矣!”认为无为、无极、道性、理性、虚无、自然、至真、至精、清静、清虚等均为道之称号。“虚妄章”论述修心的理论。认为外除声色外景,内能澄虚涤想,就能达到心等于道,道存于心,即道是心,即心是道。其中提出修炼的三个阶段:摄心住一(或称摄心归一),名为安定;灰心忘一,名为灭定;悟心真一,名为泰定。真一即真常,与道相合。“真源章”主要论“性”。认为性即是道,“夫道之于称性者异名尔”,是精神与万物的真源。“夫神者性之用,识者神之用。夫元气者性之用,阴阳气者元气之用,色相阴阳气之用。”“性之为体,在空同空而非空,在色同色而非色,而能遍空色,常寂常通,所谓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其中还论述了道、性、神、识、气、形之间的关系。又结合三乘教义,分述上士、中士、下士修真的条件和目标。收入《道藏》第704册。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