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入洞庭 |
释义 | 入洞庭诗篇名。清宋湘作。见《红杏山房诗钞》。为七言律诗。作于嘉庆十八年(1813),时作者由翰林院编修外放为云南曲靖知府,南下赴任,经洞庭湖而赋此篇,后收入《南行草》。起四句一气而下,纯用单行,体格脱胎于唐崔颢《黄鹤楼》、李白《鹦鹉洲》诗,然同中有异,首联二句均用“长江”二字,格同崔、李,颈联不用对仗,二句首字“湖”又重复,且起句出以问句,则既不同于崔,亦不同于李,极具夭矫灵动之势。颈联返回正格,对仗用的名对,与尊崇屈原、湘灵的庄肃之情吻合。一结“又恐”云云,尤余意不尽,耐人寻味。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谓宋氏七律“以生动之笔写沉郁之气”,此篇可作代表。潘飞声《在山泉诗话》以此篇为其七律最佳者之一,称其能“力辟新境界”。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