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黑齿常之
释义 黑齿常之(?—689)唐百济西部人。初仕百济,为郡将(刺史)。龙朔三年(663)归唐,累转左领军员外将军、洋州刺史。仪凤三年(678),从李敬玄击吐蕃,率敢死士陷敌营取胜,擢授右武卫将军。永隆二年(681),拜河源道经略大使,败吐蕃于良非川。在任七年,置烽戍七十余所,垦田五千余顷,岁收粟百余万石,兵食以足,吐蕃不敢来攻。垂拱二年(686),突厥犯边破之,以功封燕国公。次年,为燕然道大总管,大破突厥,会部将爨宝璧争功轻敌,全军覆没而无功。后为周兴诬谋反,下狱自缢死。

黑齿常之  ?—689

百济西部(今朝鲜半岛西南)人。

常之高七尺余,勇武有谋略。初在本蕃仕,为百济达率兼郡将,相当唐刺史之职。显庆五年,苏定方平百济。常之率所部送降款,时定方仍纵兵大掠,常之甚惧,与左右人等回本部,聚亡逸,凭任存山自固,旬日归附三百余众。定方攻之,不克。遂复本国二百余城,定方不能讨而还。龙朔三年(663),高宗使人招谕,常之率众降,累转左领军员外将军。

仪凤中,吐蕃扰,从李敬玄击之,敬玄阻于泥沟,常之率众夜袭,吐蕃首领弃军而逃。帝叹其才,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仍充河泾军副使。时吐蕃赞婆等贼数万屯於良非川,常之率数千精骑夜袭之,大胜。擢为大使。常之以河泾军当冲,宜加兵镇守,置烽火戎、垦田地,由是食丰士精。常之莅军七年,吐蕃甚惧惮之,不敢盗也。嗣圣元年,迁左武卫大将军,仍检校左羽林军。常之屡胜贼寇,进封燕国公。垂拱三年(687),又充大总管。周兴等诬常之谋反,捕系诏狱,自缢死。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