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黄钺
释义 黄钺①(?—1403)明苏州常熟(今属江苏)人,字叔扬。建文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建文三年(1401)以父丧家居。燕师至长江上,苏州知府姚善以书招,因父丧辞。永乐元年(1403)授户科左给事中,赴京途中投水死。著有《黄给谏遗稿》。②官制用语。指以黄金装饰的斧。本为帝王征伐专用。《尚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后成为皇帝出行时的仪仗。三国以后,个别重臣出征时假授黄钺,为皇帝授予的最高恩遇,拥有权力大于使持节,可诛杀持节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北魏、东魏时重臣死后,或有追赐假黄钺者。
黄钺(1750—1841)清大臣、诗人。字左田,又字左君,晚自号盲左。安徽当涂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户部主事。充湖北、山东乡试考官,山西、山东学政。历官右赞善,右中允,侍讲,侍读,庶子,侍讲学士,户部、礼部、兵部侍郎,礼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太子少保。谥勤敏。工书善画,与董诰称董、黄二家。其诗“笔意雄肆,于韩、苏为近,五古亦清越可传”(《晚晴簃诗汇》)。编有《萧(云从)汤(燕生)二老遗诗》,著有《二十四画品》、《画友录》、《壹斋集》。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五一、《清史列传》卷三七、黄富民《黄勤敏公年谱》。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