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佛教的兴盛
释义

佛教的兴盛 

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到唐进入鼎盛时期。由于社会矛盾的激烈和统治者的政治支持、财政援助,佛教的影响遍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为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涌现了众多的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师徒之间不仅传习本派佛学,庙产也有嫡系门徒继承。唐时各种佛教宗派迭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天台宗,三阶教、法相宗、华严宗、密宗、律宗、净土宗和禅宗。它们在中国佛教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日本、朝鲜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禅宗完全变成了中国封建化、世俗化的宗教。禅宗创建于南朝,传至五祖弘忍分为两派:北方神秀,主张渐修;南派慧能,主张顿悟。中唐之后,南宗成为禅宗正统,其他宗派因武宗大肆毁佛,一蹶不振。禅宗南宗主张不诵经、不坐禅、不拜像、不布施、不必累世修行,只要心中有佛,口念阿弥陀佛,就可解脱痛苦,立地成佛。禅宗因不赖物质条件,注重精神修行,没有其他宗派的繁琐礼仪,在士大夫和劳动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54:32